第726章 顺利报告 教新人
    次日。
    新的一周。
    今天的事情比较多。
    一是认识认识材料科的人。
    前天就见了赵小海、刘科员几人,钱科长也没给他介绍一下,还有几人没见过面。
    二是將之前说好的报告提交。
    最后確认一遍报告在手,李开朗这才放心去轧钢厂。
    材料科。
    赵小海几人早得到通知,早来了一会就等著李开朗的到来。
    “来了来了!李副科长来了!”
    赵小海眼尖,从窗户上一眼就看到另类的李开朗。
    实在是他那健硕的肌肉和鹤立鸡群的身高,想不注意都难。
    顿时,材料科的几人立马从窗口看去。
    “没想到咱新来的副科长这么壮,这一拳头下去不得把人打死啊!”
    “是啊,瞧瞧这手臂都有我两个大,惹不起惹不起。”
    “可不咋地!这身板!”
    三三两两的说话。
    钱科长也出现在眾人身后,轻咳两声。
    “科长。”
    “人要来了,刚才我跟你们说的规矩记得吧?”钱科长看向赵小海、王会计等人。
    前天对他们警告的话,自然让他们传给其他当时没在场的人。
    “放心吧钱科长,我们知道该怎么做。”刘科员点头应道。
    “是是,我们都还记得。”赵小海连连点头。
    其他几人点头附和。
    钱科长不由地点头:“明白就好,不过我还是要再重申一次,没事別给我惹他。”
    “人就在咱这呆俩月就走,惹出什么事別怪我不顾情面不帮你,到时候求我也没用。”
    几人一言不发,都是点点头。
    意识到气氛不对,钱科长拍拍手笑了笑:“行了,都准备准备,都精神点,迎接咱们的新副科长吧。”
    气氛顿时好了不少。
    没一会,李开朗就进到材料科。
    “欢迎李副科长!”
    刚一跨进门,顿时一道异口同声的声音响起,还伴隨著热烈的掌声。
    李开朗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嚇一跳,但隨即笑了笑。
    “谢谢!谢谢大家!”
    钱科长適时地出现在身旁。
    “李副科长,今儿个咱们材料科的都到齐了,我给你介绍介绍人。”
    “这你知道,赵小海。”
    “李副科长好!”赵小海上前一步,挺胸抬头,腰板绷得笔直,声音格外响亮。
    但近距离站在李开朗身边,那巨大的体格落差带来的压迫感让他有点小怵。
    “你好你好!”李开朗笑著应道。
    接著,钱科长又介绍下一个,一个约莫四十岁上下,穿著洗得发白的中山装。
    “这是老刘,刘富贵,咱们科里的老资歷,管著部分日常帐目核对,人送外號“刘慢条”以后你就知道为啥叫这外號了。”
    这位正是前天见过的刘科员。
    刘慢条道:“李副科长好!承大家的厚爱,在科里干了几年,以后你就叫我外號就成。”
    “好的,以后还请多多指教。”李开朗自然不可能一上来就叫。
    钱科长又立马介绍下一个,经常弄著算盘,戴著眼镜,手指关节略显粗大的中年女人。
    “这位是王会计,主管咱们材料科的帐目核对和统计,以后有什么帐目问题,找她就是。”
    李开朗不懂她为什么叫王会计,材料科又不负责出纳和费用帐单,取这个事什么意思,但他没多嘴去问。
    “王会计,以后还请多多指教。”
    “哪里哪里,我还得跟您学习学习。”王会计谦虚道。
    下一个叫张伟,看著和李开朗差不多大,性格看起来比较沉默,跟赵小海宛如极端。
    接下来的其他人也都一一介绍,各有各的表现,有略显拘谨的,有强装镇定的,有眼中带著探究的。
    一圈介绍下来,李开朗心里大致有了谱。
    钱科长看了眼手錶:“成,时候不早了,李副科长咱们去开会吧,每周一都有厂务工作例会。”
    “开会?我去吗?”
    以往在运输队都是张金武去,他都没去过,他顶多参与过队里的调度会。
    这冷不丁要去参加厂级会议,还真有点不习惯。
    钱科长一脸理所当然:“那是当然啊!李副科长,您现在可是咱材料科堂堂正正的副科长。”
    “放心吧,会上不会有啥重要內容,有重要的事都轮不到跟咱们討论,带个纸笔过去装装样子就成。”
    李开朗心下瞭然,点点头:“成,我明白了。这就准备。”
    一路上,看到不少陌生的领导,不只是他,就连钱科长都感到陌生。
    “我的个乖乖,这领导班子少了多少人啊,这一小半都不认识。”
    钱科长不由地感嘆道,这场肃清风波威力可不小,连他都感到陌生。
    他也没打算跟人说话的心情,转头看向李开朗:“咱们进去吧。”
    大会议室里烟雾繚绕,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各科室的头脑们。
    李开朗跟著钱科长在材料科的位置坐下。
    不少人也是头一次来参加厂会,或探究、或好奇、或完全漠然的目光环顾这个会议室。
    没多久,杨厂长等一眾厂领导便走了进来,顿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。
    杨厂长看著台下的一眾新年面孔,心中不由地点点头,这么一番肃清下来,虽然损失惨重。
    但也能重新营造朗朗晴天的轧钢厂,顺带清理掉一批蛀虫也挺好。
    轻咳两声,杨厂长便开口:“.…同志们!过去的一周,咱们厂经歷动盪.”
    “.好在咱们顶住了苦难,在座的各位要辛苦一段时间.”
    “我们厂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,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上下一条心……””
    空话套话为主,夹杂著几个口头表扬与批评。
    钱科长显然深諳此道,听得眼皮子打架,他象徵性地在本子上划拉著一些听不清的词句。
    李开朗瞥了一眼,疑似鬼画符,头一点一点的。
    只有当杨厂长的目光似乎扫过材料科这边时,钱科长才猛地惊醒,故作认真地提笔记上两笔。
    反倒是李开朗听得认真,並非內容本身多有价值,而是头一次参加,比较新奇罢了。
    冗长沉闷的一个多小时后,会议终於结束,眾人如释重负地起身。
    钱科长打著哈欠站起来:“走吧,咱们该回科里工作了。”
    李开朗正打算跟钱科长走,却看到杨厂长对著自己招招手:“小李,过来一下。”
    见此,李开朗看向钱科长:“钱科长,厂长找我,我先去了。”
    “去吧,別让杨厂长久等了。”钱科长羡慕地看著李开朗背影。
    “杨厂长。”李开朗招呼道。
    杨厂长点点头,示意李开朗跟著:“怎么样?去材料科如何?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?”
    “材料科挺好的,钱科长今早还带我认识一下科里的大家,目前为止还没遇到啥问题,都是看看文件啥的。”
    杨厂长点点头:“你刚来材料科,多学多看少说话,这一周先熟悉熟悉,在这科里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”
    “你目前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学习上,顺利毕业上,其他事情都能放一放。”
    “好的杨厂长。”李开朗点头应承。
    在说了两句便让李开朗回去工作。
    材料科。
    李开朗回来后,拿上报告直奔钱科长办公室。
    “钱科长,这是上周您安排我写的报告,我已经写好,你过目看看?”
    钱科长瞥了李开朗一眼,眼神有些意外,没想到他还真做了,接过报告。
    “说说这报告的核心。”
    李开朗言简意賅地匯报了报告的核心內容,主要提及在“质检应急预案”、“质检记录標准化”两项近期可推行的措施。
    尤其强调了“质检应急预案”上,不能再让质检员各管各的事。
    他措辞谨慎,只点出现象,避免指向个人。
    “嗯,李副科长考虑得很周到,是经过深入调查和思考的。”
    钱科长率先肯定,隨后话锋转向他真正关心的问题,“特別是这个质检备岗,非常必要!”
    “咱们库房人才济济,老林师傅德高望重,经验没得说,就由他坐镇,老刘也是从质检员升上来的,他也能做一个备选。”
    紧接著话锋一转:“但咱材料科也得有人会,只是要做到像你这样,需要培养。”
    “咱科里的赵小海、张伟几个倒是年轻能学,就是你方不方便一起教他们?”
    钱科长这话將决定权转交给李开朗,要是他答应,接下来就有的事情做。
    要是不答应,他这报告做了也是白做,浪费时间。
    可李开朗怎么会让自己的心血白费:“方便,反正我也没什么事,正好顺带培养也没啥问题。”
    听到李开朗都答应了,钱科长还要说什么。
    “成,我这就把赵小海他们叫来。”
    “等等,还有问题没解决,预案內容该怎么处理?”李开朗追问道,这是他报告的重点之一。
    “备岗人员需要快速进入状態,必须明確启动条件、授权范围、应急流程、以及与生產部门的联络机制等。”
    “这些细则需要明確,形成书面指引。”
    钱科长面露难堪:“唉,李副科长,这事可就麻烦了,规矩定死了,到时候情况一变,反倒束手束脚。”
    “不过,你说的也对,规矩嘛,还是要有的。这样,李副科长,你先拿个初稿出来,核心几条原则定好。”
    “具体细则.咱们以后再细化!原则就是:保障生產,灵活应对!之后再让库房照做即可。”
    李开朗明白了,钱科长要的是个听起来很完善的“名头”。
    至於细节和可操作性,他並不关心。
    这所谓的预案很可能变成一纸空文,真出了事还是“人治”那一套。
    谁也不知道钱科长怎么想的,之前还满心欢喜的答应,现在却又露出反悔的意思。
    李开朗点点头,先一步步来吧,不用操之过急。
    “行,就按钱科长说的来。”
    听到李开朗竟然答应,钱科长心里一喜,这李开朗不是个愣头青。
    “正好现在也忙,一会我把赵小海、张伟叫来,让他俩跟著你学习学习。”
    “学成之后,他俩以后就能当应急的质检员,万一其中一个有事,还能有另一个顶著。”
    “钱科长说的是。”
    当即,钱科长把两人叫来。
    两人一听能跟著李开朗学习,自然是欣喜若狂。
    “太好了太好了!”赵小海欢呼道,前天李开朗那一手质检,看的他羡慕不已。
    虽然他身在材料科,但打交道的更多是资料而非材料,材料问题都由质检员处理。
    他想学,但是人质检员不愿意教,他也没办法。
    他也不像刘忙条那样,是从质检员升上来的,要不然他凭什么能分管一部分帐目。
    张伟亦是如此。
    钱科长看著两人干劲十足的样,满意地点点头。
    这俩学会了,对他也有好处。
    真要是能学会了,李开朗的报告也不是不能执行。
    “成,既然你俩都答应,我看择日不如撞日,今儿个库房里忙,你俩打今天开始跟著李副科长好好学。”
    “是!”两人高声应道,转头看向李开朗。
    看著两人,李开朗反正也没什么事,报告已经交了,备案已经定下了两人,细则那个可以慢慢来。
    “咱们现在就去库房,我教你们怎么检验。”
    “好!”两人喜笑顏开。
    李开朗领著赵小海和张伟走出材料科办公室的门。
    赵小海显得异常兴奋,脚步都带著点蹦躂,凑近李开朗低声问:
    “李副科长,您那天看那批材料,真就一眼瞅出不对劲了?太神了!”
    旁边的张伟虽然没像赵小海那样嘰嘰喳喳,但眼中也流露出浓厚的兴趣,默默竖起了耳朵。
    “算不上神,”李开朗笑了笑。
    “经验加仔细观察,材料这东西,有时候差的就那么一点细节,但用在机器上,那一点可能就是大祸。”
    “这活儿看著简单,但心得细,我跟別人不一样,跟我学会很严格,你们真做好准备了吗?”
    赵小海一拍胸脯:“李副科长您放心!我老早就做好准备了,整天跟资料打交道,能学到啥?严也好,省的我出去祸害。”
    张伟则是略一沉吟,才认真地点点头:“想清楚了,多学点本事,没坏处。”
    李开朗微微頷首,没再多言。
    他需要的不是口號,是真正能沉下心做事的人。
    这两个年轻人,一个莽撞但有热情,一个沉默却显稳重,倒也是不错的搭配。
    “成,那走吧。”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