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4章 要素过多 点到为止
“什么问题?”
趁此功劳,李开朗直接把管理漏洞指出。
“第一,质检员这么重要岗位,人一旦不在,为什么没有应急预案和备岗人员?导致整个流程瘫痪!”
“第二,单据滯后甚至后补签名,今天是孙质检员出事了,平时呢?基础管理的不合规迟早会出大乱子。”
虽然还有漏洞,但说个两点就差不多得了,李开朗最后看向钱科长:
“这些问题亟待解决,还请钱科长主持。”
钱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一来就说这两点,不是显得他挺无能的吗?但偏偏又句句在理。
不过,最后李开朗还请他主持,心里顿时好受多了。
让他来主持,做好了不就是他的功劳?
钱科长清了清嗓子:“咳李副科长说得对,是有问题,以往质检员都是一个人。”
轧钢厂每一个岗位基本上就是萝卜岗,谁也不会没事去管別人的事,除非有人找。
“只是这周厂里发生了这么多事,这才出现了问题,不过也好,有问题及时解决。”
“李副科长不愧是大学生,思维敏捷,立马找出问题所在。”
“我老了,不中用了这些问题都没看出来。”
一旁的赵小海深以为然点点头,小声嘀咕:“確实是老了。”
他那微小的声音,在落针可闻的库房显得十分嘈杂。
钱科长白了他一眼:“李副科长说的是,不过眼下刚出乱子,当务之急是確保车间不断料。”
“这样,写个详细的报告,附上今天现场情况分析,我们回头一起向厂领导匯报。”
“该追责追责,该整改整改!至於单据管理,你刚来,正好利用这两月,帮科里好好理一理!”
这轻飘飘的太极推手,又把整改的锅甩回给了李开朗一部分。
但李开朗要的就是这个初步表態和介入的由头。
“好的。”李开朗果断应承下来。
恰在此时,一个粗獷的声音由远及近:“老钱!料呢?送过去没?车间蒸汽都压下来了!”
正是熔炼车间的王主任亲自跑了过来。
“王主任,解决了,料在路上,多亏了咱李副科长。”钱科长底气十足地迎上去。
添油加醋地把李开朗如何临危不乱、精准判断、现场放行等行为,重点渲染李开朗的果决和专业能力。
王主任看著李开朗:“李副科长,可真是年轻有为啊,真是及时雨!帮了大忙了!”
“王主任过奖了,职责所在,应急处理而已。”李开朗谦虚道。
“不过料虽然放行了,我刚才在抽检时发现有一根硬度异常,已经封存,您那边下料成型时,让老师傅多留意一下其他料的加工状態。”
这番话让王主任重重点头,不仅解决了问题,还预判了后续风险。
“好!好!李副科长考虑得周到!我一定叮嘱下去!谢了!”
王主任连声道谢,风风火火地走了,显然要赶回去安排生產。
目送王主任离开,钱科长看李开朗的眼神彻底变了。
看来得重新调整自己对李开朗的態度。
“李副科长,辛苦了!”科长亲热地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,“回办公室喝口水,缓口气。”
“下午没什么急事了,你先消化下科里的基本情况,明天上午咱们科里碰个头,你也熟悉熟悉科里有哪些人。”
语气比来时亲热了不止三分。
“听科长安排。”李开朗点头。
回办公室的路上,气氛微妙。钱科长显然心情不错,脚步都轻快了。
钱科长一进门,就中气十足地宣布:“危机解除!熔炼车间的料顺利发出去了!多亏了李副科长当机立断”
“.大家都要向李副科长的专业和担当学习!”
这番话等於在全科室面前给李开朗定了性——有能力,有担当,专业过硬。
刘科员放下茶杯,第一次主动对李开朗露出一个不那么敷衍的笑容:
“李副科长年轻有为,一来就解了燃眉之急,真是不简单。”
王会计也罕见地没拨弄算盘,扯动嘴角乾笑了两声:“李副科长是行家。”
李开朗敏锐地捕捉到了办公室气氛的转变。
他没有得意,更没有去压制谁的意思。
“过奖了大家,只不过是赶巧了,正好学的方向沾边,以后还得请大家多指教。”
先打好关係总没错。
果然,这话一出让刘科员等人脸上的笑容真切了些。
“哪里哪里,我们还要向李副科长多学习学习。”
“是啊,就您那一手,我们就学不来,还请您不吝赐教。”
互相给足了面子。
钱科长看在眼里,心里暗暗点头:这小子不仅手上功夫硬,人情练达上也一点不含糊。”
他挥挥手:“行了,都各忙各的吧。李副科长,你也缓缓,今天刚来,先看看基础文件,不用太赶。”
他又想起杨厂长说的夜大毕业是“红线”,又补充道:“对了,李副科长,学习是大事。”
“科里的工作我会安排平衡好,不耽误你的学业,有什么需要协调的隨时跟我说。”
这话分量很重,等於公开给李开朗在科里的主要任务定了调:
科內事务和毕业要兼顾,但毕业优先!
“谢谢科长支持!”李开朗感激地点点头。
办公室恢復了表面的平静。
李开朗回到自己办公室,翻开桌上那些堆积的文件,按照重要性排序。
目光扫过刚才看帐本时做的標记,尤其是那张后补签名的单据。
之前仓促处理了车间急缺,但这些基础管理问题,才是真正埋著雷的地方。
他拿起笔,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关键词:
完成报告。(待办)
质检环节漏洞,紧急预案?(待办)
库房单据流程,单据滯后问题。(待办)
李开朗看著这些条目,只觉得头大。
“难啊!”
“还是在运输队待著舒服点,哪有这么多事要管。”李开朗背靠著座椅,不由忧愁感嘆。
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又在脑中闪过。
表面上,他力挽狂澜,不仅解了燃眉之急,还在钱科长和熔炼车间王主任留下专业的印象。
看似开局不错。
不过,李开朗心里却没有半分轻鬆。
他看著摊在桌面上那几份文件,尤其那张被做了醒目標记的“后补签名”单据复印件,眉头紧锁。
又想起钱科长那招漂亮的“太极推手”——
“该追责追责,该整改整改!至於单据管理,你刚来,正好利用这两月,帮科里好好理一理!”
轻飘飘一句话,把整改最繁琐、最容易得罪人的基础管理烂摊子。
“顺理成章”地塞给了自己这位“专业对口”的新任副科长。
下午。
钱科长果然信守承诺,没给李开朗安排特別紧急的事务,让他“看看基础文件”。
李开朗了整个下午时间,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科內文件资料和制度里。
他发现,关於质检员备岗和流程规范的制度条文写得非常明確清晰。
但现实情况为何如此?制度成了空文。
管理流程更是文件上一套,实际操作完全另一套。
之后又发现质检记录有问题,一些关键批次材料,尤其是一些不是全检而是抽检的材料,记录的模糊性很大。
合格率看著是达標了,但具体不合格项描述、復检结果,要么语焉不详,用词含糊。
“难得搞啊!早知道就不揽活了,没事找事,安安稳稳度过不好吗?”
吐槽了两句,李开朗开始起草报告,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。
先是描述事情起因、车间反应、现场处理.
重点突出质检环节缺乏应急预案。
顺带著,提及了单据后补签名这一不合规现象。
他发现单据滯后的现象並非孤例。
几张看似工整的入库单和领料单,仔细比对时间戳和签字笔跡,能发现明显的“集中处理”痕跡。
都是某个时间点一次性由某个特定人员匆忙补签的。
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李开朗並未深入展开。
毕竟他就在材料科待俩月,参和的事最好不好太多。
报告的核心诉求就是建立质检岗位应急预案和备岗机制。
到此,就算完成。
“呼~搞定收工!”李开朗拍拍手,起身活动活动筋骨。
坐了一下午,一起来身体就发出咯吱咯吱响。
“接下来应该没什么事了。”
李开朗看了看外面的天,也快要到下班的时间点,收拾收拾也准备下班。
最重要的报告和一些文件,李开朗选择收到戒指中,才刚来放在办公室不安全。
“去运输队看看。”
李开朗出了他办公室的门,顿时刘科员、王会计、赵小海等人齐刷刷地看著他。
赵小海问道:“李副科长,有什么指示吗?”
李开朗摆摆手:“没有,你们忙你们的,我去趟公厕。”
闻言,几人低头处理公务,也不知道在处理什么。
李开朗迈身要走,忽然想到:“对了,钱科长在吗?”
赵小海摇摇头:“不在,老早就不在了,今儿个忙得很,出去就没回来过。”
“这样啊,行,你们忙吧。”李开朗便离开材料科,径直去往运输队。
运输队。
临近下班,师傅们也没什么事,三三两两在一起抽菸侃大山,就等著铃声一响。
“小李!小李回来了!”
“李师傅,你这去哪了,一天都没在?”
“是啊,是不是保卫员抓你了?”
眾师傅嘰嘰喳喳关心问道,看样子还真不知情。
见大家如此关心,李开朗心里一暖:“大家!大家放心,我没事。”
“没事就好,没事就好,你这上哪去了?”
“没去哪,我师父没跟大家说吗?”
“说什么?队长有说啥嘛?”大家面面相覷疑惑不解。
见大家都不知道,反正这事也没有什么藏著掖著的必要。
李开朗直接道:“今儿个我调去材料科了,以后可能就不在运输队工作了。”
“啊?为啥啊?”
“是啊,在队里做的好好的,怎么调去材料科了?”
“大家想多了,我去材料科是去学习去的,了解了解一下材料科的情况,为之后进技术科做准备。”
闻言,眾人顿时为李开朗一喜。
“好啊好啊,恭喜恭喜,咱们运输队出了个大才子啊!”
“是啊,进技术科了以后咱也能出去吹牛,就说咱们跟大学生共事过,说出去倍有面。”
眾人感到与有荣焉。
卢文江道:“小李,材料科那帮人有没有为难你,他们要是敢欺负你,跟我们说,我们给你做主去!”
张奋:“是啊,咱运输队出去的人,可不能被外人欺负。”
“放心吧大家,我这体格子谁还敢欺负我?”李开朗拱起手臂,拍了拍他的肱二头肌。
这健硕的肌肉,谁敢没事找事欺负他?
看著李开朗风光得意的样,角落里的周小兵看的直咬牙。
本以为李开朗上午不在,是被送去保卫科去,他还沾沾自喜了一阵,没想到竟然是调去材料科工作。
“他奶奶的!我就不信了,再举报一次还不行!”
李开朗不知道周小兵的想法,正和大家聊著材料科的趣事。
“小李!”张金武突然喊道。
“师父。”
“来我办公室一趟。”
“大傢伙,一会再说。”李开朗说一声便离开。
进办公室,张金武微笑道:“小李,恭喜你啊,当上材料科副科长,以后跟我平起平坐了。”
“师父,您这话说的,我再怎么样,不也是您徒弟,怎么可能跟您平起平坐,你这不是折煞我吗?”李开朗幽怨的一个白眼。
“哈哈哈~”张金武哈哈大笑,就是说说罢了。
“在材料科怎么样?有没有人欺负你,你是运输队出来的,运输队就是你娘家,谁欺负你就来运输队,咱们给你出头。”
“谢谢师父,不过我想没人能欺负得了我。”李开朗拍了拍手臂。
“也是啊。”
“成,你在材料科里没事我就放心了,好好做事,有什么问题来问我,多少我也帮上点忙。”
“谢谢师父。”
叮铃铃——
下班铃声终於响起。
“得,下班吧,好好休息,下周你可就有的忙的。”
“那是。”李开朗点点头。
(本章完)
“什么问题?”
趁此功劳,李开朗直接把管理漏洞指出。
“第一,质检员这么重要岗位,人一旦不在,为什么没有应急预案和备岗人员?导致整个流程瘫痪!”
“第二,单据滯后甚至后补签名,今天是孙质检员出事了,平时呢?基础管理的不合规迟早会出大乱子。”
虽然还有漏洞,但说个两点就差不多得了,李开朗最后看向钱科长:
“这些问题亟待解决,还请钱科长主持。”
钱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一来就说这两点,不是显得他挺无能的吗?但偏偏又句句在理。
不过,最后李开朗还请他主持,心里顿时好受多了。
让他来主持,做好了不就是他的功劳?
钱科长清了清嗓子:“咳李副科长说得对,是有问题,以往质检员都是一个人。”
轧钢厂每一个岗位基本上就是萝卜岗,谁也不会没事去管別人的事,除非有人找。
“只是这周厂里发生了这么多事,这才出现了问题,不过也好,有问题及时解决。”
“李副科长不愧是大学生,思维敏捷,立马找出问题所在。”
“我老了,不中用了这些问题都没看出来。”
一旁的赵小海深以为然点点头,小声嘀咕:“確实是老了。”
他那微小的声音,在落针可闻的库房显得十分嘈杂。
钱科长白了他一眼:“李副科长说的是,不过眼下刚出乱子,当务之急是確保车间不断料。”
“这样,写个详细的报告,附上今天现场情况分析,我们回头一起向厂领导匯报。”
“该追责追责,该整改整改!至於单据管理,你刚来,正好利用这两月,帮科里好好理一理!”
这轻飘飘的太极推手,又把整改的锅甩回给了李开朗一部分。
但李开朗要的就是这个初步表態和介入的由头。
“好的。”李开朗果断应承下来。
恰在此时,一个粗獷的声音由远及近:“老钱!料呢?送过去没?车间蒸汽都压下来了!”
正是熔炼车间的王主任亲自跑了过来。
“王主任,解决了,料在路上,多亏了咱李副科长。”钱科长底气十足地迎上去。
添油加醋地把李开朗如何临危不乱、精准判断、现场放行等行为,重点渲染李开朗的果决和专业能力。
王主任看著李开朗:“李副科长,可真是年轻有为啊,真是及时雨!帮了大忙了!”
“王主任过奖了,职责所在,应急处理而已。”李开朗谦虚道。
“不过料虽然放行了,我刚才在抽检时发现有一根硬度异常,已经封存,您那边下料成型时,让老师傅多留意一下其他料的加工状態。”
这番话让王主任重重点头,不仅解决了问题,还预判了后续风险。
“好!好!李副科长考虑得周到!我一定叮嘱下去!谢了!”
王主任连声道谢,风风火火地走了,显然要赶回去安排生產。
目送王主任离开,钱科长看李开朗的眼神彻底变了。
看来得重新调整自己对李开朗的態度。
“李副科长,辛苦了!”科长亲热地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,“回办公室喝口水,缓口气。”
“下午没什么急事了,你先消化下科里的基本情况,明天上午咱们科里碰个头,你也熟悉熟悉科里有哪些人。”
语气比来时亲热了不止三分。
“听科长安排。”李开朗点头。
回办公室的路上,气氛微妙。钱科长显然心情不错,脚步都轻快了。
钱科长一进门,就中气十足地宣布:“危机解除!熔炼车间的料顺利发出去了!多亏了李副科长当机立断”
“.大家都要向李副科长的专业和担当学习!”
这番话等於在全科室面前给李开朗定了性——有能力,有担当,专业过硬。
刘科员放下茶杯,第一次主动对李开朗露出一个不那么敷衍的笑容:
“李副科长年轻有为,一来就解了燃眉之急,真是不简单。”
王会计也罕见地没拨弄算盘,扯动嘴角乾笑了两声:“李副科长是行家。”
李开朗敏锐地捕捉到了办公室气氛的转变。
他没有得意,更没有去压制谁的意思。
“过奖了大家,只不过是赶巧了,正好学的方向沾边,以后还得请大家多指教。”
先打好关係总没错。
果然,这话一出让刘科员等人脸上的笑容真切了些。
“哪里哪里,我们还要向李副科长多学习学习。”
“是啊,就您那一手,我们就学不来,还请您不吝赐教。”
互相给足了面子。
钱科长看在眼里,心里暗暗点头:这小子不仅手上功夫硬,人情练达上也一点不含糊。”
他挥挥手:“行了,都各忙各的吧。李副科长,你也缓缓,今天刚来,先看看基础文件,不用太赶。”
他又想起杨厂长说的夜大毕业是“红线”,又补充道:“对了,李副科长,学习是大事。”
“科里的工作我会安排平衡好,不耽误你的学业,有什么需要协调的隨时跟我说。”
这话分量很重,等於公开给李开朗在科里的主要任务定了调:
科內事务和毕业要兼顾,但毕业优先!
“谢谢科长支持!”李开朗感激地点点头。
办公室恢復了表面的平静。
李开朗回到自己办公室,翻开桌上那些堆积的文件,按照重要性排序。
目光扫过刚才看帐本时做的標记,尤其是那张后补签名的单据。
之前仓促处理了车间急缺,但这些基础管理问题,才是真正埋著雷的地方。
他拿起笔,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关键词:
完成报告。(待办)
质检环节漏洞,紧急预案?(待办)
库房单据流程,单据滯后问题。(待办)
李开朗看著这些条目,只觉得头大。
“难啊!”
“还是在运输队待著舒服点,哪有这么多事要管。”李开朗背靠著座椅,不由忧愁感嘆。
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又在脑中闪过。
表面上,他力挽狂澜,不仅解了燃眉之急,还在钱科长和熔炼车间王主任留下专业的印象。
看似开局不错。
不过,李开朗心里却没有半分轻鬆。
他看著摊在桌面上那几份文件,尤其那张被做了醒目標记的“后补签名”单据复印件,眉头紧锁。
又想起钱科长那招漂亮的“太极推手”——
“该追责追责,该整改整改!至於单据管理,你刚来,正好利用这两月,帮科里好好理一理!”
轻飘飘一句话,把整改最繁琐、最容易得罪人的基础管理烂摊子。
“顺理成章”地塞给了自己这位“专业对口”的新任副科长。
下午。
钱科长果然信守承诺,没给李开朗安排特別紧急的事务,让他“看看基础文件”。
李开朗了整个下午时间,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科內文件资料和制度里。
他发现,关於质检员备岗和流程规范的制度条文写得非常明確清晰。
但现实情况为何如此?制度成了空文。
管理流程更是文件上一套,实际操作完全另一套。
之后又发现质检记录有问题,一些关键批次材料,尤其是一些不是全检而是抽检的材料,记录的模糊性很大。
合格率看著是达標了,但具体不合格项描述、復检结果,要么语焉不详,用词含糊。
“难得搞啊!早知道就不揽活了,没事找事,安安稳稳度过不好吗?”
吐槽了两句,李开朗开始起草报告,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。
先是描述事情起因、车间反应、现场处理.
重点突出质检环节缺乏应急预案。
顺带著,提及了单据后补签名这一不合规现象。
他发现单据滯后的现象並非孤例。
几张看似工整的入库单和领料单,仔细比对时间戳和签字笔跡,能发现明显的“集中处理”痕跡。
都是某个时间点一次性由某个特定人员匆忙补签的。
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李开朗並未深入展开。
毕竟他就在材料科待俩月,参和的事最好不好太多。
报告的核心诉求就是建立质检岗位应急预案和备岗机制。
到此,就算完成。
“呼~搞定收工!”李开朗拍拍手,起身活动活动筋骨。
坐了一下午,一起来身体就发出咯吱咯吱响。
“接下来应该没什么事了。”
李开朗看了看外面的天,也快要到下班的时间点,收拾收拾也准备下班。
最重要的报告和一些文件,李开朗选择收到戒指中,才刚来放在办公室不安全。
“去运输队看看。”
李开朗出了他办公室的门,顿时刘科员、王会计、赵小海等人齐刷刷地看著他。
赵小海问道:“李副科长,有什么指示吗?”
李开朗摆摆手:“没有,你们忙你们的,我去趟公厕。”
闻言,几人低头处理公务,也不知道在处理什么。
李开朗迈身要走,忽然想到:“对了,钱科长在吗?”
赵小海摇摇头:“不在,老早就不在了,今儿个忙得很,出去就没回来过。”
“这样啊,行,你们忙吧。”李开朗便离开材料科,径直去往运输队。
运输队。
临近下班,师傅们也没什么事,三三两两在一起抽菸侃大山,就等著铃声一响。
“小李!小李回来了!”
“李师傅,你这去哪了,一天都没在?”
“是啊,是不是保卫员抓你了?”
眾师傅嘰嘰喳喳关心问道,看样子还真不知情。
见大家如此关心,李开朗心里一暖:“大家!大家放心,我没事。”
“没事就好,没事就好,你这上哪去了?”
“没去哪,我师父没跟大家说吗?”
“说什么?队长有说啥嘛?”大家面面相覷疑惑不解。
见大家都不知道,反正这事也没有什么藏著掖著的必要。
李开朗直接道:“今儿个我调去材料科了,以后可能就不在运输队工作了。”
“啊?为啥啊?”
“是啊,在队里做的好好的,怎么调去材料科了?”
“大家想多了,我去材料科是去学习去的,了解了解一下材料科的情况,为之后进技术科做准备。”
闻言,眾人顿时为李开朗一喜。
“好啊好啊,恭喜恭喜,咱们运输队出了个大才子啊!”
“是啊,进技术科了以后咱也能出去吹牛,就说咱们跟大学生共事过,说出去倍有面。”
眾人感到与有荣焉。
卢文江道:“小李,材料科那帮人有没有为难你,他们要是敢欺负你,跟我们说,我们给你做主去!”
张奋:“是啊,咱运输队出去的人,可不能被外人欺负。”
“放心吧大家,我这体格子谁还敢欺负我?”李开朗拱起手臂,拍了拍他的肱二头肌。
这健硕的肌肉,谁敢没事找事欺负他?
看著李开朗风光得意的样,角落里的周小兵看的直咬牙。
本以为李开朗上午不在,是被送去保卫科去,他还沾沾自喜了一阵,没想到竟然是调去材料科工作。
“他奶奶的!我就不信了,再举报一次还不行!”
李开朗不知道周小兵的想法,正和大家聊著材料科的趣事。
“小李!”张金武突然喊道。
“师父。”
“来我办公室一趟。”
“大傢伙,一会再说。”李开朗说一声便离开。
进办公室,张金武微笑道:“小李,恭喜你啊,当上材料科副科长,以后跟我平起平坐了。”
“师父,您这话说的,我再怎么样,不也是您徒弟,怎么可能跟您平起平坐,你这不是折煞我吗?”李开朗幽怨的一个白眼。
“哈哈哈~”张金武哈哈大笑,就是说说罢了。
“在材料科怎么样?有没有人欺负你,你是运输队出来的,运输队就是你娘家,谁欺负你就来运输队,咱们给你出头。”
“谢谢师父,不过我想没人能欺负得了我。”李开朗拍了拍手臂。
“也是啊。”
“成,你在材料科里没事我就放心了,好好做事,有什么问题来问我,多少我也帮上点忙。”
“谢谢师父。”
叮铃铃——
下班铃声终於响起。
“得,下班吧,好好休息,下周你可就有的忙的。”
“那是。”李开朗点点头。
(本章完)